2013蝙蝠報導 Bats in 2013

北港東榮國小 以食農教育留住「幸蝠」

環境資訊報2013年12月25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雲林北港鎮朝天宮的媽祖信仰,是農業社會人們心靈的皈依,祈求豐衣足食的願望,藉由香火照亮整座寺廟。只是香爐上象徵「福」的蝙蝠,在農藥大行其道下卻面臨生存危機;幸運的是,一群北港囝仔在友善土地的農藝課程薰陶下,啟動了一場留住「幸蝠」的小革命。

就在朝天宮北邊溝皂里,不到百人的東榮國小,他們將保育蝙蝠的農耕方式散播到社區,並發展出「幸蝠農產」,為守護蝙蝠的農民及渴望健康食物的人們,開創一條永續的生產道路。

完整閱讀

北港、水林 與蝙蝠做鄰居的「幸蝠」農產漸成型

環境資訊報2013年12月25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北港東榮國小教師張添順,在校園推動友善土地的農藝教育之餘,這一年來,他還多了一個頭銜,就是雲林縣台灣永續聯盟理事長。他和另一位水林鄉誠正國小教師張恆嘉是好朋友,兩位都是該會理事。張恆嘉長期帶著學生觀察記錄蝙蝠,尤以保育黃金蝙蝠(金黃鼠耳蝠)著稱,而張添順則推動無農藥化肥菜園達十年,目標都是為了友善土地以及保育生態環境。

幸蝠農產產品之一,南瓜。

完整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 可由蝙蝠直傳人

http://www.cdnews.com.tw 2013-10-31 17:44:32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巴黎30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已發現證據,證實類SARS的新型冠狀病毒能不需經由做為傳播媒介的動物「宿主」,直接從中國大陸1種蝙蝠傳染給人類。

這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指出,由於可能造成傳染的病毒目前存在於中國大陸某種蝙蝠,這可能導致另場疫情爆發,這項研究發現對防疫有「重要意涵」。

研究報告共同作者、紐約研究機構「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的達斯札克(Peter Daszak)發表聲明說:「更糟的是,萬一爆發的話,我們不知道這些病毒的致命程度。」

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大陸與其他亞洲地區,有許多人吃蝙蝠,因此風險頗大。」

【中央網路報】

資料來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2516260

北美蝙蝠 陷入生存危機

【溫哥華訊】

October 31, 2013 09:00 AM

蝙蝠是萬聖節的「寵物」,但近年北美地區蝙蝠數目銳減,專家提出瀕危警訊。(CTV)

萬聖節恐怖情景最常見的主角,除了吸血鬼之外,就屬行蹤奇詭異的蝙蝠了。但是生態保育專家發出警訊,驚悚嚇人的蝙蝠已陷入生存危機,近年來蔓延的一場怪病已吞噬數以百萬計蝙蝠,讓這種黑夜飛行的動物幾乎已淪為瀕危物種。

專家指出,北美地區的蝙蝠物種正面臨一場神秘的怪病來襲,罹病的蝙蝠臉部,特別是鼻子部位會變白後死亡,據未證實的統計,短短數年內加、美地區已有多達700萬隻蝙蝠染病死亡。

「瀕危物種現況委員會」加拿大分會成員福布斯(Graham Forbes)指出,目前蝙蝠離奇殞命的怪現象,暫發生在美東和加東幾個省份,安省以西地區僅有少數死亡個案。

卑詩省迄今暫還沒有發現蝙蝠染「白鼻症」怪病死亡的例子,但加西是加國18種蝙蝠物種當中16種的棲息地,半數其實也正處於瀕危狀態。

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of Canada)蝙蝠專家勞森(Cori Lausen)表示,目前我們正和時間競賽,蝙蝠已陷入嚴重生存危機。

資料來源: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北美蝙蝠 陷入生存危機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van/23954186/article-%E5%8C%97%E7%BE%8E%E8%9D%99%E8%9D%A0-%E9%99%B7%E5%85%A5%E7%94%9F%E5%AD%98%E5%8D%B1%E6%A9%9F?instance=bc_bull_left1

在印度的塔爾沙漠,也叫印度大沙漠(是南亞地區西北部的一個沙漠。該沙漠面積200,000平方公里。世界第18大沙漠,亞洲第3大沙漠。)發現名字稱做Asellia Tridens的新種蝙蝠!!

New bat species discovered in Thardesert

P J Joychen, Aug 20, 2013, DHNS: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a new species of bat in the desert district of Jaisalmer in Rajasthan.

The bat species known by the name Asellia Tridensis not only a new species in the Thar desert but is the first of such species recorded in India. Earlier, India harboured 118 bat species out of the 1,117 reported worldwide. The new discovery raises the number of bat species to 119.

The discovery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July 10 edition of the Current Science magazine. This discovery was made during a study on bat conservation and awareness campaign at Gajroopsagar tunnel roosts by researchers Dr K R Senacha and Dr Sumit Dookia.

Asellia Tridens is a widespread species ranging from West Africa, Arabia and Iran to neighbouring Pakistan, but it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India, the study claims. The researchers expressed concern over the deple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bats in this region.

Rajasthan’s part of the Thar desert has not only seen remarkable depletion i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bats but many of their roosts, as reported earlier, have either been destroyed under the pretext of prevailing misconceptions or evicted casually over a period of the last two decades due to inadequate awareness among locals regard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ats.

Bats being pollinators, dispensers and insect eaters play an imperative role in the betterment of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our of the 12 species found during 1960-80 in the region were missing.

Beliefs that bats attack noses and suck blood and are a sign of sin, destruction and poverty and also re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in parts of the Thar desert are among the cited reasons responsible behind the decline in diversity of bats. In the absence of adequate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e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ats, traditionally, local people do not appreciate the presence of the winged visitors in their surroundings and intentionally damage their roosts to get rid of them, turning into the principal factor behind the depletion in bat population and diversity.

Additionally, a majority of the bats in the area have their roosts either in historical monuments (forts and palaces) or dilapidated buildings and unused wells that are approachable by people. Therefore, they are prone to face anthropological disturbances incurred by the virtue of existing bat myths and consequences of renovation activities. People in the area dislike bats and do not want them in their surroundings. This leads intentional damage to bats on their roosting sites.

資料來源:http://www.deccanherald.com/content/352038/bat-species-discovered-thar-desert.html

廣東人吃蝙蝠 2013-3-10

廣東人吃蝙蝠 沙士十年後 繼續食野味

廣東人吃蝙蝠 唔係十年前的新聞,係今時今日的新聞!大家可能聽到都驚,皆因十年前沙士之所以出現,個源頭就係蝙蝠,但係十年後既今天,睇黎廣東人都仲未知死,竟然又食返蝙蝠,真係要感嘆一句,人類總要重複錯誤!


忘了沙斯之痛 廣東人爭吃蝙蝠

沙斯病毒(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災難距今不過十年,廣東人卻好了傷疤忘了痛,又時興食蝙蝠了。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在肇慶等地,有人專門捕捉蝙蝠以供食用,有人收購賣給酒樓,也有人將蝙蝠冷藏后當街售賣。大陸專家發出警告,研究發現沙斯病毒是經由蝙蝠傳染果子狸,再傳給人類,呼籲停止食用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

在肇慶懷集燕巖風景區,幽暗的巖洞裏除了有燕子棲息,也有蝙蝠巢穴。在附近擺檔的村民表示,剛剛過了冬季,燕子和蝙蝠都飛往別處,但到夏季蝙蝠回來時,村民們會為遊客捕捉蝙蝠。

據攤販表示,蝙蝠肉味鮮美,可以炒炸也可以干蒸,很脆很好吃。專家擔心沙斯捲土重來。

引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399881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廣東人吃蝙蝠

資料來源:http://www.e-zone.com.hk/discuz/viewthread.php?tid=88959

驚心動魄 直擊吸血蝙蝠獵捕企鵝 瞄準獵物速出擊 利牙割皮膚吸血 巫婆脫皮變火球 吸血蝙蝠傳聞多

2013/3/4 台視新聞

吸血鬼或許只是傳說,但吸血蝙蝠是真的存在! 在中南美洲存在著一種吸血蝙蝠,以吸血維生,有人叫他們吸血鬼蝙蝠,古老傳說認為他們是巫婆的化身,專門在半夜驚擾動物甚至人類! 而這一回,在秘魯南部的沙漠區,還首度拍到牠們罕見的捕食企鵝雛鳥,吸血攻擊的過程相當驚心動魄。

一群還嗷嗷待哺的企鵝,群聚在洞穴裡,這時候卻闖入了不速之客 因為體型比較小,企鵝雛鳥根本沒發現,不超過20公克的吸血蝙蝠,於是慢慢接近獵物 才一轉身,吸血蝙蝠就跳到地上,下一秒直接進攻,兩隻有如尖鉤的利爪,抓住企鵝腳掌,拚命的吸血 當牠找到獵物,就會用有如刀片的門牙劃開裂物皮膚,接著伸出舌頭,舔著血液飽餐一頓,在當地還有一種傳說,相傳牠是巫婆,在夜里脫了皮變成火球,四處吸血,這個神秘吸血鬼蝙蝠,也曾經咬過人類 破壞牠們棲地的人類,於是把牠們恐怖化,但其實在醫學上,這幾年卻發現吸血蝙蝠對於中風和心血管疾病都有治癒的療效

資料來源:台視新聞

蝙蝠社交生活 非常複雜

小型水鼠耳蝠具有非常複雜的社交生活。雌性和雄性蝙蝠生活在不同海拔高度,並具有各異的交配行為。

(綜合外電報導)群居生活具有諸多益處,但它也存在弊端。近日對生活在英格蘭的以昆蟲為食的蝙蝠的研究發現,雌性蝙蝠和雄性蝙蝠往往生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但是卻有令人驚訝的多種多樣的交配行為。

研究人員觀察了生活在英國約克郡戴爾斯國家公園的25英里(40千米)長的華爾夫河邊的水鼠耳蝠(Myotisdaubentonii)。研究人員發現在海拔較低地區生活著蝙蝠媽媽和幼崽,而雄性蝙蝠則主要生活在海拔較高處。但是在中間高度,雄性和雌性蝙蝠共同生活。這些居住安排反映了蝙蝠為了獲取食物、溫暖和其它資源所做出的折衷。這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研究這樣寫到。

「大多數蝙蝠都是相互隔離的——雄性蝙蝠一般都遠離雌性蝙蝠。」研究首席作者英國利茲大學的生態學家約翰·阿特寧哈姆(John Altringham)這樣說道。「我們研究中發現的罕見現象是雌性和雄性竟然也能共同生活。」

蝙蝠隔離生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較高海拔並沒有充足的食物。蝙蝠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期需要足夠的營養,因此它們無法與雄性蝙蝠競爭。或者,雄性蝙蝠選擇獨自生活以避免在嬰兒蝙蝠附近區域猖獗的寄生蟲。

但在中間區域可能是一個和諧區,雄性和雌性蝙蝠都能夠滿足餵食和交配需要。

雖然蝙蝠大多時候都單獨生活,但是在夏天末期它們會陸陸續續聚集在洞穴邊上瘋狂的交配,這一過程被稱為「群集」。阿特寧哈姆將其比作一個夜總會:雄性蝙蝠夜夜出動尋找雌性。然而,只有一些能夠成為父親,因為雌性蝙蝠每次只能生一個嬰兒。據阿特寧哈姆表示,與雌性蝙蝠生活在中央海拔高度的雄性蝙蝠交配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它們能在大部分雄性到達洞穴之前就與雌性交配。

蝙蝠在英國非常常見,它們以靠近水體附近的昆蟲為食,每年有6個月在過冬。成年蝙蝠重量相當於鉛筆——大約是6到12克。儘管它們體積非常小,「這些小動物的社交生活遠比大型動物複雜的多。」

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daily.com/focus_list.asp?no=c1153015.txt&lanmu=T11&readdate=2-3-2013

科學家揭示蝙蝠飛行及免疫適應性相關機制

2013年01月09日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劉傳書

最新發現與創新

本報訊 (記者劉傳書)中外科學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組學研究近日在《科學》上在線發表。科學家對兩種不同類群的蝙蝠基因組比較分析,揭示了蝙蝠飛行及免疫系統的適應性相關機制,闡明不同蝙蝠類群的分子多樣性機制,為蝙蝠及其它哺乳動物在生物學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還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其飛行能力的進化與一系列復雜的形態和生理變化息息相關。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一系列與DNA損傷檢驗點或DNA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在蝙蝠中受到了很強的正選擇作用。他們還發現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在蝙蝠中發生了快速進化,可能也有助于飛行。

蝙蝠可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幾乎不受感染。通過對相關基因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中NF-κB家族轉錄因子c-REL受到正選擇。該基因不僅在固有免疫中發揮功能,還與DNA損傷反應具有一定關系。自然殺傷性(NK)細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腫瘤的第一道防線。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組學的發展為人類了解物種起源、分化、多樣性的遺傳基礎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基因組學只是開展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數據和結果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蝙蝠是對人類具有極大危害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學層面的比較分析,也將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衛機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該成果由華大基因、澳大利亞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美國海軍醫學中心及亨利•杰克遜基金會等機構的科學家共同完成。(中國科技網)

資料來源:http://www.stdaily.com/big5/kjrb/content/2013-01/09/content_560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