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蝠
Asian parti-colored bat
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 1880) |
|
|
體重
|
公克 |
前臂長 |
約 46 ~
48 mm |
翼展長
|
公分 |
頭軀幹長
|
約
7
公分 |
1
|
分佈在亞洲地區,包含中國、蒙古、蘇聯、韓國、日本及台灣。 |
2
|
主要食物為
鞘翅目(86%)、鱗翅目(5%)和其他昆蟲。 |
3
|
棲所包含樹洞、建築物、洞穴及岩石裂縫。 |
4
|
David H. Johnson
1952年於台中縣馬鞍寮採得一個體,現存於美國國家博物館。Jones
1971 |
5
|
2006年8月東海大學生命科學於觀霧捕獲一個體,2010年7月20日徐昭龍、陳麗玲、楊順翔、簡任欣、余宛嘉
於新竹市發現數百隻個體棲息於廢棄建築物中。 |
參考資料:The Wild Mammals of Japan, 2009.
 |
棲息於廢棄建築物中的霜毛蝠 |
 |
新竹的棲所是近百年來在台灣首度被發現的霜毛蝠育幼棲所
對霜毛蝠族群的繁衍來說相當重要
但緊鄰民宅需要深思保育的方式
方能兼顧民眾需要、社區發展及蝙蝠保育 |  |
 |
霜毛蝠的毛髮上彷彿裹上了一層糖霜 |
霜毛蝠的耳珠與絨山蝠一樣像個小香菇 |
Asian parti-colored bat
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 1880) |
|
|
Weight
|
g |
FA |
46 ~
48 mm |
Wingspan
|
cm |
Head & Body
|
~7
cm |
1
|
Distributed in Asia, included
China, Mongolia, Russia, Korean, Japan and Taiwan. |
2
|
Coleoptera
(86%), Lepidoptera (5%) and others. |
3
|
Roosting
in tree holes, buildings, caves and rock crevices. |
4
|
Ecology
: still unknown in Taiwan |
|
|
Reference: The
Wild Mammals of Japan,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