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 蝙蝠跟人都是哺乳動物,都可能被流感病毒感染。所以人類也要小心不要把感冒傳趕給蝙蝠了! 一般民眾不要進入蝙蝠的棲所(特別是洞穴),接觸蝙蝠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研究人員要捕捉蝙蝠先戴乳膠手套再戴棉布或防咬手套。 進行測量時,戴上口罩及護目鏡,以確保自身安全,也確保蝙蝠的安全。 專家首度發現 蝙蝠流感新病毒 摘錄自2012年2月28日中央社華盛頓報導 科學家首度在蝙蝠身上發現1種A型流感新病毒株,但對人類的風險目前仍不明。 美國衛生當局28日表示,在食果蝙蝠身上發現A型流感新型病毒株,首度顯示蝙蝠也和禽鳥般可傳播此病毒,但據信這種病毒並不會危害人類。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病原體發現計畫」專家指出:「這是首度在蝙蝠身上發現流感病毒,但目前這種形式的病毒不會構成人類健康問題。」 「這項研究至關重要,證明還有新的動物可能會傳播流感病毒。」 新病毒在瓜地馬拉兩處不同地點活捉的316隻小型黃肩食果蝙蝠中,取樣驗出3隻身上帶有病毒。 未曾聽說這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蝙蝠會咬人,牠們以食果為生。 但專家仍擔心,病毒仍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例如,若此病毒和常見流感病毒混合,可能會互換基因,突變成某種更危險病毒,上演電影「全境擴散」(Contagion)中全球流感疫情蔓延的驚悚場景。 北京新浪網 科學家在南美洲的果腹體內意外發現了甲流病毒。 中新網2月2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9日報道,過去幾年,人們經歷了禽流感、豬流感,而今後可能還會多一種“蝠流感”。美國衛生部門科學家首次在果蝠體內發現了新甲型流感病毒株,意味着蝙蝠也有可能像雀鳥一樣,成為流感傳播媒介,而且新品種流感對人類的威脅程度還不明朗。 據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研究人員於2009年至2010年間,在危地馬拉兩個地點收集了316隻活果蝠,以調查狂犬病的傳染,結果在其中3隻蝙蝠腸內意外發現了甲流病毒。這種果蝠是中南美洲的特有品種,主要進食水果及昆蟲,通常不會咬人。不過人類若被咬到,仍有機會受感染。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轄下的病原體發現中心華裔主管唐素湘稱,雖然病毒現在不會威脅人類,但發現新傳播媒介是重要一步。專家擔心,假如病毒與常見流感病毒結合,可能造成基因洗牌,變成更危險的病毒,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傳染。 不過也有學者質疑研究的可信性,認為CDC的科學家只利用實驗室技術找到流感病毒的基因碎片,然後將成果誇大。密执安州立大學禽鳥疾病專家富爾頓表示,研究員應擴大抽樣範圍,並嘗試用病毒感染其他品種的蝙蝠,甚至其他動物。他說,“如果你不能培養病毒,如何能確定病毒存在?” 國際/蝙蝠身上發現流感新病毒 料無害人類 中央網路報 2012-02-29 10:27:30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27日電:美國衛生當局今天表示,在食果蝙蝠身上發現A型流感新病毒株,首度顯示蝙蝠也和禽鳥般可傳播流感病毒,但據信這種病毒並不會危害人類。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病原體發現計畫」專家指出:「這是首度在蝙蝠身上發現流感病毒,但目前這種形式的病毒不會構成人類健康問題。」 「這項研究至關重要,證明還有新的動物可能會傳播流感病毒。」 新病毒在瓜地馬拉兩處不同地點活捉的316隻小型黃肩食果蝙蝠中,取樣驗出3隻身上帶有病毒。 未曾聽說這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蝙蝠會咬人,牠們以食果為生。 資料來源: |
蝙蝠資訊站 Bat Information of Taiwan > 蝙蝠出版 Publications > 關於蝙蝠 Face Bat > 麗沙病毒與狂犬病 Lyssavirus & Rab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