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狂犬病的非疫區 但仍有發現麗沙病毒屬的病毒--Australian bat lyssavirus(ABLV) 台灣為什麼是疫區? 狂犬病的疫區是以第一型Rabies病毒型是否存在做為疫區的判定 因台灣的鼬獾被檢測出的是Rabies狂犬病毒,因此台灣是疫區。 會不會是蝙蝠傳給鼬獾的? 而台灣的蝙蝠部分至今尚未發現任何麗沙病毒 且除了美洲之外的蝙蝠都沒有Rabies這一型的病毒被發現 截至目前為止的資料肯定蝙蝠與鼬獾的狂犬病沒有關係 澳洲的蝙蝠麗沙病毒 1996年39歲婦人照顧Saccolaimus flaviventris被咬 同年被咬的37歲的女性在被狐蝠咬27個月後.檢測出狂犬病1998年死亡 2012年12月八歲大男童被蝙蝠咬.2013年2月死亡 在澳洲 澳洲蝙蝠麗沙病毒Australian bat lyssavirus(ABLV)是法定傳染病 目前ABLV在澳洲發現兩型 ◎Pteropid-ABLV 澳洲狐蝠型-發現於澳洲的狐蝠-四種常見狐蝠都有發現 ◎YBST-ABLV 黃腹鞘尾蝠型-發現於澳洲的黃腹鞘尾蝠-僅發現於小型蝙蝠中的黃腹鞘尾蝠 被ABLV感染後會產生一系列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症狀,包括: ◎輕癱(虛弱)、無法飛行、無法吞厭或移動等 ◎癱瘓 - 後肢最明顯 ◎癲癇,震顫 ◎不尋常的發聲或不停的舔 ◎行為改變,包括躁動,攻擊接近的人(一般健康的蝙蝠不接近人)。 感染ABLV的蝙蝠低於20%會顯示異常的攻擊或接近人的行為 其他動物 非蝙蝠的動物臨床症狀很可能是類似蝙蝠狂犬病的症狀 資料來源:澳洲昆士蘭政府https://qld.gov.au/ |
蝙蝠資訊站 Bat Information of Taiwan > 蝙蝠出版 Publications > 關於蝙蝠 Face Bat > 麗沙病毒與狂犬病 Lyssavirus & Rabies >